电子产品污水处理絮凝剂
时间:2025-07-07 11:58:04
来源:
浏览|:12次
电子产品污水处理絮凝剂
电子产品污水处理絮凝剂:原理、类型与应用详解
一、絮凝剂的核心作用与原理
作用:通过吸附架桥、电荷中和等作用,将污水中细小的胶体颗粒、悬浮物聚集成大絮体,加速沉淀或气浮分离,降低污水浊度与 COD,为后续处理(如生化、膜分离)创造条件。
作用原理:
电荷中和:高分子絮凝剂的带电基团中和胶体颗粒表面电荷,消除静电排斥。
吸附架桥:长链分子吸附多个颗粒,形成 “颗粒 - 絮凝剂 - 颗粒” 的网状结构。
卷扫作用:絮凝剂水解生成的絮体沉降时,吸附夹带周围颗粒共同沉淀。
二、电子产品污水处理常用絮凝剂类型
(一)有机高分子絮凝剂
聚丙烯酰胺(PAM)—— 常用类型
分类与特性:
阴离子型(HPAM):带负电荷,适用于中性或碱性污水,对无机悬浮物(如金属氢氧化物)絮凝效果好。
阳离子型(CPAM):带正电荷,适用于酸性污水、含重金属离子或有机物的废水(如线路板蚀刻液),能中和带负电的胶体。
非离子型(NPAM):不带电荷,适用于低浊度、高浓度有机物废水,受 pH 影响小。
应用场景:
配合混凝剂(如 PAC)使用,在二沉池、污泥脱水阶段强化固液分离;
处理含油废水时,阳离子 PAM 可破乳并絮凝油滴。
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
特性:强阳离子型,抗盐性好,适用于含高浓度电解质的废水(如半导体清洗废水)。
(二)无机高分子絮凝剂
聚合氯化铝(PAC)—— 预处理药剂
特性:
水解生成多核羟基络合物,电中和能力强,适用于的污水较好;
对重金属离子、悬浮物去除效果显著,常作为初沉池的混凝 - 絮凝剂。
应用场景:线路板废水预处理阶段,与 PAM 联用沉淀悬浮物。
聚合硫酸铁(PFS)
特性:
适用于酸性废水,絮凝速度快,污泥密度大;
兼具混凝与氧化作用,可去除部分 COD。
(三)天然有机絮凝剂
淀粉改性絮凝剂
特性:可生物降解,适用于食品接触类电子元件废水(如包装清洗废水),但絮凝效率低于合成高分子。
三、电子产品废水特性与絮凝剂选型策略
废水类型 污染物特征 推荐絮凝剂 搭配药剂 注意事项
线路pH需调节,避免重金属沉淀
电镀废水 非离子 PAM+PFS 还原剂 后调节絮凝剂反应
四、絮凝剂使用工艺要点
投加顺序与浓度
顺序:先投加混凝剂PAC,搅拌 1-2 分钟,再投加絮凝剂PAM,慢速搅拌形成大絮体。
浓度:PAM 需配制成 0.1%-0.5% 的水溶液(避免浓度过高结块),用自来水溶解时需搅拌 30 分钟以上。
pH 控制
阴离子 PAM 适合中性 - 碱性环境,阳离子 PAM 适合酸性 - 中性环境,再用阴离子 PAM 絮凝。
搅拌强度与时间混凝阶段:快速搅拌,确保药剂均匀分散;
絮凝阶段:慢速搅促进絮体生长。
污泥处理
有机絮凝剂(如 PAM)会增加污泥黏度,脱水时可投加石灰(Ca (OH)调节污泥含水率,或搭配阳离子 PAM 强化脱水效果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