污水凝聚剂PAC
时间:2025-08-16 08:41:22
来源:
浏览|:12次
污水凝聚剂PAC
外观通常为黄色、淡黄色或深褐色的粉末、颗粒或液体;易溶于水,溶解后形成具有吸附性的胶体溶液。
具有较高的电荷密度,能与水中杂质发生电中和及吸附架桥作用。
二、PAC 的絮凝作用原理
PAC 在水处理中通过以下机制实现污水净化;PAC 溶解后释放出带正电荷的铝离子(或多核羟基铝离子),与水中带负电荷的悬浮颗粒(如泥沙、有机物、胶体等)发生电荷中和,降低颗粒间的排斥力,使其失去稳定性。
吸附架桥:
PAC 的高分子链结构能吸附多个悬浮颗粒,通过 “架桥” 作用将小颗粒连接成大的絮体(矾花),便于后续沉淀或过滤去除。
当 PAC 投加量较大时,会形成大量氢氧化物沉淀,如同网状结构包裹水中杂质,将其共同沉降。
三、PAC 的主要应用场景
工业污水处理:
适用于印染、造纸、电镀、化工等行业的污水,可去除 SS(悬浮物)、COD(化学需氧量)、色度、重金属离子等。
市政污水处理:
作为净水剂去除原水中等,且处理后残留铝含量低。
其他行业:
如污泥脱水预处理(改善污泥沉降性能)、泳池水净化、废水回用处理等。
四、PAC 的优势
与传统絮凝剂相比,PAC具有以下特点:
絮凝效率高:形成的矾花大而密实,沉降速度快,处理效果好。
适用pH 范围广:在范围内均可有效发挥作用,无需频繁调节污水酸碱度。
用量少,成本低:同等处理效果下,PAC 投加量低于传统铝盐,可降低处理成本。
腐蚀性小:对设备等药剂,延长设备使用寿命。
污泥量少:产生的污泥脱水性能好,后续处理难度低。
五、使用注意事项
投加前溶解:
固体 PAC 需先配制成 5%-10% 的水溶液(液体 PAC 可直接稀释),搅拌均匀后缓慢投加至污水中,避免局部浓度过高影响效果。
投加量控制:
需通过小试确定投加量(通常为 10-100mg/L),过量投加可能导致水中铝离子水体浑浊。
与其他药剂配合:
可与聚丙烯酰胺(PAM)等助凝剂联合使用,增强絮凝效果(PAC 先投加,PAM 后投加)。
储存条件:
固体 PAC 应存放在干燥、通风处,避免受潮;液体 PAC 需密封保存,防止挥发或变质。
操作时佩戴手套、口罩,避免直接接触皮肤或吸入粉尘,若不慎接触,立即用清水冲洗。
六、PAC的质量指标
含量:固体PAC通常,液体,含量越高,絮凝效果越强。
水不溶物:越低越好,避免造成管道堵塞或影响出水水质。
通过合理选择 PAC 型号并控制使用条件,可解决污水中的悬浮杂质、胶体及部分溶解性污染物问题,是水处理行业的核心药剂之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