洗沙泥浆污水沉淀剂
时间:2025-09-03 08:12:49
来源:
浏览|:23次
洗沙泥浆污水沉淀剂
洗沙泥浆污水沉淀剂是用于处理洗沙行业产生的高浊度、高悬浮物泥浆污水的常用药剂,功能是通过吸附、架桥、絮凝等作用,使污水中的泥沙颗粒快速聚集形成絮体,加速沉淀分离,实现水质净化与固废回收,广泛应用于砂石厂、建筑打桩、河道清淤等场景的废水处理。一、作用原理
洗沙泥浆污水的主要问题是泥沙颗粒细小、分散性强、沉降速度慢(自然沉降可能需数天至数周),沉淀剂通过以下 决该问题:压缩双电层:泥浆中的泥沙颗粒因表面带负电荷而相互排斥,保持分散状态。阳离子型沉淀剂(如聚合氯化铝、聚丙烯酰胺)会释放正电荷离子,中和颗粒表面负电,打破稳定状态,使颗粒失去 “排斥力”。吸附架桥:高分子沉淀剂(如聚丙烯酰胺)的长链分子会吸附在多个泥沙颗粒表面,像 “桥梁” 一样将细小颗粒连接成较大的絮团。絮体沉降:聚集后的絮团密度远大于水,在重力作用下快速下沉至水底,上层形成清澈水(可循环用于洗沙或达标排放),底层泥饼可脱水后资源化利用(如制砖、回填)。二、常见类型及特性对比
洗沙泥浆污水沉淀剂主要分为无机沉淀剂和有机高分子沉淀剂,二者常搭配使用以提升效果,具体差异如下:无机沉淀剂 聚合氯化铝(PAC)、聚合硫酸铁(PFS)、硫酸铝 1. 价格低,成本可控;2. 适应 pH 范围广(PAC 适用 );3. 快速中和电荷,初步絮凝 1. 絮体较小,沉降速度中等;2. 投加量较大,可能产生较多泥渣;3. 单独使用时出水澄清度有限 1. 预处理阶段(初步降低悬浮物);2. 泥浆浓度中等的污水;3. 对出水要求不高的循环用水场景有机高分子沉淀剂 聚丙烯酰胺(PAM,分阳离子、阴离子、非离子型)1. 高分子链长,架桥能力强,絮体大且密实,沉降速度快;2. 投加量少,泥渣量少;3. 出水澄清度高,可满足排放或回用标准;价格高;2. 对水质 pH、温度敏感(需调整工艺);3. 需与无机沉淀剂搭配,单独使用效果差 深度处理阶段(配合 PAC/PFS 使用);2. 高浓度泥浆或细颗粒泥沙污水;三、选型关键因素
选择沉淀剂需结合洗沙泥浆的特性与处理目标,核心考虑以下 4 点:泥浆含固量与颗粒大小:含固量低、颗粒粗:可单独使用 PAC,成本低;含固量高、颗粒细:须搭配 “PAC + 阳离子 PAM”,阳离子 PAM 的电荷密度需根据污泥比阻选择。污水 pH 值:PAC 适 pH,若污水偏酸或偏碱,需先加酸碱调节 pH,否则会降低絮凝效果;PFS 耐酸性更强,适合酸性洗沙污水(如含酸洗工艺的砂石厂)。处理工艺(沉淀 / 压滤):需沉淀分离(如沉淀池):PAM 选择 “弱阳离子型”,絮体易沉降;需压滤脱水(如板框压滤机):PAM 选择 “强阳离子型”,絮体密实度高,压滤后泥饼含水率可降至便于运输或回用。四、使用注意事项
溶解浓度控制:PAC:溶解浓度,搅拌,避免结块;PAM:溶解浓度,需缓慢撒入水中(防止浮于水面结块),搅拌时间分钟(确保溶解,未溶解的 PAM 会影响效果)。投加顺序与剂量:须先投加无机沉淀剂(如 PAC),搅拌,再投加 PAM(先中和电荷,再架桥絮凝,顺序不可反);五、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案
常见问题 原因分析 解决方案
絮体小、沉降慢 1. PAC 投加量不足,电荷未中和;
2. PAM 型号错误(如用阴离子 PAM 处理阳离子污泥) 1. 增加 PAC 投加量,小试确定剂量;
2. 更换为阳离子 PAM,提高离子度
出水浑浊、SS 1. 药剂溶解不充分(有结块);
2. 搅拌强度不足,絮体未形成;
3. 沉淀池停留时间不够 1. 检查溶解罐,确保药剂溶解;
2. 提高搅拌强度(但避免打碎絮体);
3. 增加沉淀池容积或降低进水流量
压滤机滤布堵塞、泥饼含水率高 1. PAM 投加量不足,絮体松散;
2. 滤布孔径太小,与絮体粒径不匹配 1. 适当增加 PAM 投加量,使絮体密实;
通过合理选型、控制剂量与配套工艺,洗沙泥浆污水沉淀剂可实现污水回用率、泥饼资源化利用,既降低压力,又减少水资源与固废处理成本,是洗沙行业的常用药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