印染污水处理药剂
时间:2025-11-06 09:29:34
来源:
浏览|:26次
印染污水处理药剂
印染污水成分复杂,含有大量染料、浆料、助剂、纤维杂质等污染物,具有高 COD、高色度、高悬浮物、水质波动大等特点;处理需结合 “预处理 - 深度处理 - 污泥处理” 的流程,针对性选用药剂实现破乳、除杂、脱色等目标。以下是常用印染污水处理药剂的分类、作用及应用细节:
一、预处理阶段药剂:去除悬浮杂质与部分污染物
预处理核心是降低污水后续处理负荷,主要针对悬浮物、油脂、部分浆料等易分离污染物。
作用:调节污水 pH 值,适配后续药剂反应条件(如絮凝剂),同时中和印染过程中残留的酸碱助剂(如酸性染料染色废水、碱性退浆废水)。
常用类型:
酸性调节剂:硫酸、盐酸(用于中和碱性废水,注意控制投加量避免设备腐蚀);
碱性调节剂:氢氧化钠、氢氧化钙(石灰)、碳酸钠(用于中和酸性废水,石灰成本低但易产生沉淀,需配套污泥处理)。
破乳剂:适用于带负电的乳化油体系,破乳速度快;
除油剂:结合表面活性剂与破乳成分,适配复杂含油印染废水,同时辅助去除部分附着在油滴上的染料。
浆料去除剂
作用:分解或絮凝印染污水中的浆料(如淀粉浆、PVA 浆料),避免浆料影响后续处理效果(如堵塞膜组件、降低脱色效率)。
常用类型:
二、处理阶段药剂:脱色
该阶段是印染污水处理的关键,需同时解决色度问题,常用 “絮凝脱色 + 氧化降解” 组合工艺。
(一)絮凝脱色药剂
通过絮凝作用去除胶体态染料、悬浮物,同时降低部分色度。
无机絮凝剂
作用:水解产生多核络合物,吸附染料胶体和悬浮颗粒,破坏胶体稳定性,形成絮体沉淀。
常用类型:
铝盐类:聚合氯化铝(PAC),适用 pH 范围广,絮凝效果稳定,对多种染料均有去除作用,是印染废水处理常用药剂;
铁盐类:聚合硫酸铁;脱色能力强,对硫化染料、还原染料等难降解染料适配性好,但腐蚀性较强,出水可能带淡黄色,需控制投加量;
硫酸铝:成本低,适用于低浓度印染废水,但絮体沉降速度较慢,常与助凝剂配合使用。
有机絮凝剂(助凝剂)
作用:通过吸附架桥作用,使无机絮凝剂形成的小絮体聚集为大絮体,加快沉降速度,提升固液分离效率。
常用类型:
阳离子聚丙烯酰胺(CPAM):适用于带负电的染料胶体(多数印染废水胶体带负电),絮凝速度快,污泥脱水性能好;
非离子聚丙烯酰胺(NPAM):适用于水质复杂、pH波动大的印染废水,兼容性强,避免与其他药剂发生反应。
用脱色絮凝剂
作用:兼具絮凝和脱色功能,针对特定染料类型优化,脱色效率高于普通絮凝剂。
常用类型:
阳离子型脱色絮凝剂:如季铵盐类聚合物,对阴离子染料(如活性染料、酸性染料)脱色效率高;
芬顿试剂(硫酸亚铁 + 双氧水):氧化能力强等效果显著,但需在酸性条件下反应,后续需中和处理,且产生污泥量较大;
吸附型降脱色药剂
三、特殊污染物处理药剂
针对印染污水中可能含有的等特殊污染物,需选用药剂去除。
作用常用类型:
四、污泥处理阶段药剂
印染污水处理产生的污泥含大量染料残渣、絮体,需通过药剂改善脱水性能,降低处理成本。
污泥脱水剂:以阳离子聚丙烯酰胺(CPAM)为主,增强污泥絮体稳定性,减少脱水后污泥含水率,适配板框压滤机、离心脱水机等设备;
污泥调理剂:如生石灰、硫酸铝,调节污泥pH值和流动性,降低脱水设,提升污泥处理效率。
五、药剂选择与使用注意事项
活性染料废水优先选用阳离子脱色絮凝剂 + 芬顿试剂;硫化染料废水可选用铁盐絮凝剂 + 氧化药剂。
投加顺序:通常遵循 “pH 调节→破乳 / 除油剂→无机絮凝剂→有机助凝剂→氧化药剂→吸附药剂” 的顺序,确保充分反应,避免相互干扰。
成本优化:优先选择性价的药剂组合(如 PAC+CPAM 用于絮凝阶段),结合废水回用需求,平衡处理效果与运行成本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