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新闻中心 常见问题

水处理絮凝剂选择和使用

时间:2025-09-30 10:43:07 来源: 浏览|:23次


水处理絮凝剂选择和使用

  水处理絮凝剂的选择与使用直接决定处理效果、成本控制及出水性,需结合水质特性、处理目标、工艺条件等综合判断,同时严格把控操作细节。以下是系统的选择方法、使用要点及常见问题解决方案:
一、絮凝剂的选择:“适配水质与工艺”
选择的核心逻辑是:先明确水质参数→再匹配絮凝剂类型→通过小试验证效果,避免盲目选用。
1. 分析水质参数(决定絮凝剂类型的关键)
水质是选择的,需重点检测以下指标:
水质参数 对絮凝剂选择的影响
pH 值直接影响絮凝剂溶解、离子形态及稳定无机絮凝剂适用于,酸性过强需先调 pH;
- 铁盐(如聚合氯化铁 PFC):耐酸性更强,均可使用;
- 有机絮凝剂pH 适应范围宽,但强酸碱可能破坏分子结构。
- 高有机物废水:需有机絮凝剂;
2.结合处理工艺与目标
不同工艺对絮体的 “大小、密度、强度” 要求不同,需针对性选择:
沉淀工艺:需絮体密度大、沉降快,优先用无机絮凝剂(如 PAC+PAM 复配,无机脱稳 + 有机架桥,提高沉降效率);
过滤工艺:需絮体颗粒均匀(避免堵塞滤料),用低分子量 PAM(絮体不粘连);
污泥脱水工艺:需絮体强度高(避免压榨时破碎),用阳离子 PAM(电荷密度高,与污泥结合紧密);
实验室小试是确定絮凝剂的关键,步骤如下:
- 计算 “药剂投加量 / 出水效果比”,选择 “效果好且成本低” 的类型。
二、絮凝剂的使用:细节决定效果(溶解、投加、搅拌)
即使选对絮凝剂,操作不当仍会导致效果下降(如絮体碎、残留高),需严格把控以下环节:
1. 溶解:确保 “溶解、无结块”
絮凝剂溶解不充分会导致 “局部浓度过高、堵塞管道”,或 “未溶解颗粒影响出水水质”:
无机絮凝剂(如 PAC、硫酸铝):
溶解浓度
溶解方式:边搅拌边缓慢投加(避免结块),搅拌时间至溶液透明无颗粒)。
有机絮凝剂(如 PAM):
溶解浓度:(高分子量 PAM 浓度过高易粘壁,难以搅拌);
溶解方式:用 “常温清水”(避免热水 / 强酸强碱),先加水再缓慢撒入 PAM(沿搅拌漩涡边缘,防止浮于水面结块),搅拌时间(至溶液均匀、无 “鱼眼状” 结块)。
2. 投加剂量:须通过小试确定 “剂量”—— 不足则絮体小、沉降慢;过量则胶体重带电(再稳定),出水浊度回升;
投加顺序:若 “无机 + 有机” 复配,需 “先投无机,后投有机”— 无机絮凝剂先中和胶体电荷(脱稳),有机絮凝剂再架桥形成大絮体;反之则有机絮凝剂易被胶体包裹,失去架桥作用。
3. 搅拌:分 “两阶段” 控制转速
搅拌的核心是 “先快后慢”,避免 “过度搅拌打碎絮体”:阶段(混凝阶段):快速搅拌—目的是让絮凝剂与水快速混合,均匀中和胶体电荷,形成微絮体;
阶段(絮凝阶段):慢速搅拌—目的是让微絮体通过 “碰撞、吸附” 长大,转速过慢则碰撞少,絮体小;转速过快则絮体被打碎,无法沉降。
三、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案
常见问题 原因分析 解决方案
上清液浑浊,絮体小 1. 絮凝剂剂量不足;
2. pH 值不适宜(如 PAC 在酸性水未溶解);
3. 搅拌时间不足。 1. 小试调整剂量,适当增加;
2. 检测 pH,用酸碱调节至适配范围;
3. 延长慢速搅拌时间。
絮体漂浮,不沉降 1. 有机絮凝剂过量(絮体带正电,浮于水面);
2. 水中含气泡(如曝气过量);
3. 污泥浓度过高。 1. 减少 PAM 投加量;
2. 降低曝气强度,或在沉淀池前加 “消泡剂”;
3. 增加排泥频率,降低污泥层高度。
絮凝剂溶解后结块 1. PAM投加过快(浮于水面,未接触水);
2. 搅拌速度不足;
3. 水温过低。 1. 沿搅拌漩涡缓慢撒入 PAM,避免堆积;
2. 提高搅拌转速(至漩涡明显,但不溅出);
3. 低温时用温水溶解,或选耐低温 PAM。
出水残留高 1. 絮凝剂过量;
2. 沉淀时间不足;
3. 滤料堵塞。 1. 小试确定有效剂量;
2. 延长沉淀时间(或增加沉淀池容积);

3. 反冲洗滤料,或更换。

推荐产品

Recommended
more >
首页 关于我们 产品中心 污水选型 新闻中心 合作伙伴 销售网络 联系我们

联系我们

电话:0512-69222792

传真:0512-66833792

邮箱:haonuo12@163.com

地址:苏州市相城区城通路66号

微信官方

Copyright © 2005-2021 苏州昊诺工贸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

苏ICP备12053904号-8

技术支持:网站建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