选矿污水沉淀剂水处理药剂
时间:2025-06-21 09:57:47
来源:
浏览|:17次
选矿污水沉淀剂水处理药剂
选矿污水沉淀剂是针对选矿过程中产生的含悬浮物、重金属离子、矿物颗粒等污染物的废水所使用的水处理药剂,其核心作用是通过化学或物理作用加速污染物沉淀,提升水质澄清度。以下从成分、作用原理、类型、使用方法等方面详细解析:
一、选矿污水的特点与沉淀剂需求
1. 污水特性
污染物复杂:含矿石颗粒、选矿药剂、重金属及悬浮物(SS),水质浑浊、色度高。
水质波动大:受矿石类型、选矿工艺影响,pH 值可呈酸性(如硫化矿浮选)或碱性(氧化矿处理)。
2. 沉淀剂核心作用
加速固液分离:使细微颗粒聚集为大絮团,通过重力沉降去除悬浮物;
去除重金属:部分沉淀剂可与重金属离子反应生成难溶物,降低其浓度;
优化后续处理:减少悬浮物对生化处理或膜工艺的负荷,避免设备堵塞。
二、选矿污水沉淀剂的主要类型与成分
1. 无机沉淀剂
类型 成分 作用原理 适用场景
铝盐类 硫酸铝、聚合氯化铝(PAC) 水解生成氢氧化铝胶体,通过吸附电中和、架桥作用凝聚颗粒,同时可与重金属形成氢氧化物沉淀;中性或偏碱性污水,去除悬浮物及部分重金属。
酸性选矿废水,尤其是含重金属或色度高的污水。
2. 有机沉淀剂
聚丙烯酰胺(PAM):
类型:阴离子型、阳离子型、非离子型。
作用:通过高分子链的吸附架桥作用,将无机沉淀剂处理后的细小颗粒凝聚成大絮团,加速沉降(常作为 “助凝剂” 与无机药剂联用)。
选型要点:阳离子型适用于带负电荷的矿物颗粒,阴离子型适用于带正电荷的颗粒(如金属氢氧化物)。
3. 复合沉淀剂
成分:无机药剂与有机药剂(如 PAM)复配,或添加重金属螯合剂。
优势:同时去除悬浮物和重金属,减少药剂投加量,提升处理效率。
三、作用原理与处理流程
1. 核心反应机制
中和与凝聚:无机药剂水解生成胶体,中和颗粒表面电荷,使其脱稳聚集;
吸附架桥:PAM 的长链分子吸附多个颗粒,形成 “颗粒 - 聚合物 - 颗粒” 的网状结构,加速絮团生长;
沉淀分离:絮团在重力作用下沉降,形成上清液和底泥。
2. 典型处理流程
酸性污水:投加石灰或氢氧化钠,调节至 7~9(利于重金属沉淀);
碱性污水:投加硫酸或盐酸中和。
投加无机沉淀
投加有机沉淀剂(PAM):
低速搅拌(50~80 转 / 分钟)10~15 分钟,促进絮团长大。
静置沉淀:
沉淀时间 1~2 小时,上清液可达标排放或回用,底泥脱水后处置。
四、使用要点与参数优化
1. 投加量参考
无机沉淀剂:
PAC:通常投加量;
PFS:投加量。
PAM:
投加量,阳离子型用于酸性污水,阴离子型用于中性 / 碱性污水。
2. 关键影响因素
pH 值:
铝盐pH 为 6~8,铁盐为 5~7,石灰需将 pH 调至 8~11 以沉淀重金属;
案例:处理含锌选矿废水时,pH调,锌离子可形成氢氧化锌沉淀(溶解度)。
温度:
处理温度为 20~40℃,低温会降低药剂水解速度,可适当延长反应时间。
搅拌强度:
无机药剂投加时需强搅拌(快速混合),PAM 投加后弱搅拌(避免絮团破碎)。
五、选型策略与选择
1. 根据污水特性选型
悬浮物类型:
细颗粒矿物(如黏土):用 PAC + 阴离子 PAM;
重金属种类:
铅、镉:石灰调 pH 至 9~11,配合 PAM;
铜、锌:PAC + 硫化钠(生成硫化物沉淀) + PAM。
2. 筛选标准
六、注意事项
1. 药剂储存与操作
分开存放:无机药剂(如石灰)与酸性药剂分开放置,避免潮解或反应;
防护措施:操作人员需佩戴防尘口罩、手套,避免 PAM 粉末吸入或接触皮肤(易滑腻,需防滑)。
2. 污泥处置
部分地区执行更严格标准(如矿山行业地方标准),需提前确认。
七、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案
问题 可能原因 解决方案
沉淀速度PAM 投加量不足或型号不匹配 增加 PAM 用量,更换离子型(如阴离子改阳离子)。
上清液浑浊 无机药剂投加量不足或 pH 值偏离 增加 PAC用量,重调节 pH 至佳。pH 调节不到位或未使用螯合剂 提高石灰投加量,或添加 DTCR(重金属捕集剂),强化沉淀。
药剂成本过高 药剂选型不合理或投加量未优化 通过小试确定药剂组合(如 PAC+PAM vs PFS+PAM),调整投加顺序(先无机后有机)。
八、延伸:沉淀剂与其他工艺的结合
预处理 + 深度处理:
沉淀剂去除悬浮物后,上清液可通过活性炭吸附、离子交换树脂进一步去除重金属;
若污水有机物含量高(如含选矿药剂),沉淀后可接入生化池(如厌氧 + 好氧工艺)降解有机物。
选矿污水沉淀剂的合理应用是选矿废水处理的核心环节,需根据水质动态调整药剂类型与投加量,同时结合要求规范处置污泥,以实现处理与合规排放。实际应用中建议通过中试验证方案,避免因水质波动导致处理效果不稳定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