选矿泥浆污水怎么处理
时间:2025-08-05 09:10:17
来源:
浏览|:36次
选矿泥浆污水怎么处理
选矿泥浆污水(简称 “选矿废水”)是矿山选矿过程中产生的悬浮物、污染物废水,其成分复杂,通常含有矿物颗粒(悬浮物 SS)、重金属离子、选矿药剂(如黄药,白药等),以及一定量的有机物、酸碱物质等。处理需结合污染物特性,分阶段采用物理、化学、物理化学及生物方法协同处理,核心目标是去除悬浮物、重金属等,实现达标排放或循环回用。
选矿泥浆污水的核心特点
高悬浮物(SS):含大量细微矿物颗粒,呈胶体或悬浮状态,难以自然沉降。
污染物复杂:随选矿工艺(浮选、磁选、重选等)不同,污染物差异大(如浮选废水含大量有机药剂,磁选废水含铁磁性颗粒等)。
pH波动大:可能呈酸性(如硫化矿选矿)或碱性(如氧化矿选矿),影响后续处理效率。
选矿泥浆污水处理的典型流程
处理需分 “预处理→主体处理→深度处理→污泥处置” 四个阶段,具体方法如下:
1. 预处理:去除大颗粒与调节水质
核心目标:降低后续处理负荷,为主体处理创造稳定条件。
格栅 / 筛网:拦截污水中混入的矿石碎屑、纤维等大颗粒杂质,防止堵塞管道或设备。
调节池:
均质均量:通过搅拌或曝气,平衡污水的流量、浓度、pH值,避免水质波动影响后续处理。
初步沉淀:利用重力沉降去除部分易沉降的粗颗粒悬浮物。
pH 调节:若污水酸性 / 碱性过强,投加石灰、硫酸等中和剂,将 pH 调至 6~9(适合后续混凝、生物处理的范围)。
2. 主体处理:去除悬浮物与核心污染物
核心目标:通过物理化学方法去除以上的悬浮物、重金属及选矿药剂。
混凝沉淀 / 絮凝气浮:
原理:向污水中投加混凝剂(如PAC、硫酸铝)和絮凝剂(如PAM),通过电荷中和、吸附架桥作用,使细微矿物颗粒、胶体凝聚成大絮体(矾花),再通过沉淀(重力分离)或气浮(气泡吸附上浮)分离。
作用:可去除SS,同时吸附部分重金属和有机药剂(如黄药)。
化学沉淀法(针对重金属):
若污水含重金属离子(如 Pb2?、Zn2?、Cu2?),投加硫化钠、氢氧化物(如石灰)或碳酸盐,使重金属离子生成难溶性硫化物、氢氧化物沉淀,与水分离。
示例:用石灰调节使 FeCu2生成氢氧化物沉淀。
氧化还原法:
3. 深度处理:达标排放
核心目标:去除残留的微量污染物(如可溶性重金属、小分子有机物、色度等),满足排放标准或回用要求。
过滤技术:
砂滤 / 活性炭过滤:进一步去除水中细小悬浮物、胶体及部分有机物,降低浊度和色度。
膜过滤:针对回用需求(如选矿循环用水),去除水中微量重金属和可溶性盐,提高水质纯度。
吸附法:
生物处理(特定场景):
若废水中有机药剂含量较高,可采用生物流化床、活性污泥法,利用微生物降解有机物(需先去除重金属,避免毒害微生物)。
4. 污泥处置:减量化与资源化
主体处理产生的污泥(含大量矿物颗粒、重金属沉淀等)需单独处理:
污泥浓缩:通过浓缩池或离心浓缩机,降低污泥含水率,减少体积。
污泥脱水:用板框压滤机、带式压滤机等。
处置:
资源化:若污泥中含有价值矿物(如铜、铅精矿),可返回选矿流程回收;
关键注意事项
工艺适配性:根据选矿类型(浮选 / 磁选 / 重选)调整方法,例如:
浮选废水重点处理有机药剂(氧化法 + 吸附);
磁选废水可增加磁分离设备,去除铁磁性颗粒。
药剂选择:混凝剂需根据污水 pH 和颗粒电荷选择。
回用优先:处理后的水若满足选矿用水标准(如低 SS),应优先循环回用,减少排放压力。
